扫描下载APP
其它方式登录
文章探讨了加密世界中KOL(关键意见领袖)的演变、经济模型及其影响力,分析了华语KOL的特征、盈利模式和市场角色,并提供了数据支持的KOL榜单和心路分享。
通过数据与访谈,呈现一幅属于中文语境的「KOL图谱」
火币甄选站凭借0冻结、100%全额赔付、新客友好等机制和多元化活动,获得KOL、广告方和用户三方认可,形成口碑效应和流量增长。
交易所ETH余额创九年新低,巨鲸三天内购入17.3亿美元ETH,供需失衡加剧。机构加速积累ETH,而ETF资金外流与价格反弹形成矛盾。质押经济和RWA兴起改变ETH供需结构。
文章讨论了Tom Lee和Andrew Kang关于ETH价值的分歧,Tom Lee看涨ETH并提出多项理论支持,而Andrew Kang逐一反驳,认为ETH基本面无法支撑高估值。
以太坊质押需求预计将大幅增长,主要受数字资产财库公司增持、质押型ETF获批预期、Kiln安全事件后重新质押及季节性市场乐观情绪推动。
BitMine董事长Tom Lee在访谈中分享了对以太坊的长期看好观点,认为ETH正处于类似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的历史性机遇,并详细解释了BitMine的财库策略和ETH目标价6万美元的预测逻辑。
以太坊ETH的70%由前10个地址持有,主要包括质押合约、交易所和机构。Beacon存款合约持有54.58%的ETH,机构如贝莱德、富达等持有大量ETH。ETH所有权从早期个人转向机构和平台。
文章分析当前市场出现早期山寨季迹象,TOTAL3企稳,SOL跑赢ETH,主流币动能减弱但抄底盘足,区块链应用推进带来新场景。
文章分析了加密牛市的三个阶段(牛初、牛中、牛尾),指出当前市场处于牛中阶段,ETH领涨,BTC跟涨,山寨季尚未到来。
Web3融资Q2达96亿美元,基础设施项目受资本青睐。Tether增发30亿USDT,机构投资加密ETF升温。黑客活动与监管行动并存,市场波动加剧。
美国现货以太坊ETF吸金能力近期远超比特币,过去五日资金流入量是后者的十倍以上。市场动能因以太坊在稳定币和资产代币化领域的优势而发生转变,吸引了高盛等大型机构投资者的关注。
以太坊质押市场自7月起出现“双头膨胀”:解质押与排队质押数量双双攀升,压制了ETH价格。最新数据显示,约107万枚ETH(49亿美元)等待解质押,周期18天;约73万枚ETH(33亿美元)排队进入质押,需等待12天。近期解质押增长放缓,而新增质押需求加速,差距逐步缩小。分析认为,这或预示卖压减弱,新资金入场将推动ETH上涨;但短期内解质押仍占上风,ETH要冲击7,500至10,000美元的预测目标仍存挑战。
2025 年夏天,大厂们在海外掀起加密货币竞争浪潮。日本 Web X 峰会上,阿里、腾讯、华为等均设立 Web3 部门,争夺交易所客户,将云服务与大模型绑定销售。此前 AWS 中国收入三分之一来自币圈,凸显市场诱惑。新加坡监管趋严后,离岸交易所云需求依旧旺盛,竞争延伸至 AI 领域。蚂蚁数科计划上线区块链,京东谋求稳定币全球落地。全球巨头纷纷布局,但其是否真正理解区块链精神仍存疑。
8月28日,标普500指数触及6486.95创历史新高,英伟达Q2营收超预期但盘后跌3.14%,比特币短时跌破11.1万美元。韩国央行称稳定币需央行兜底,DDC Enterprise比特币持仓突破1000枚。预测平台The Clearing完成1500万美元融资,加密恐慌指数48显示市场中性。美企股票回购规模破万亿美元,美联储主席候选人面试将于9月1日启动。